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山西农业大学 武星亮 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需要从各个方面、诸多环节入手,其中一个关键性的问题是必须更新教育思想,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自觉地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落实在教育过程中,最根本的体现“就是要坚持“以学生为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构成要素有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在教育过程中,学生不仅以客体身份参与教育过程,而且还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和接受道德观念的主体的身份参与教育过程。学生的知识状况,情感状态,意志类型都会影响其在教学过程中的认识活动和效果。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树立“学生同样是教学过程主体”的思想,在教师和学生之间确立平等的关系,坚持以“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践证明,思想政治理论课要真正取得实效,必须把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以往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不强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学中不少教师忽视学生是有意识有目的活动的人,把学生看成纯粹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一味地使用“满堂灌”、“死记硬背”等机械教学方法。思想政治理论课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有利于克服过去教学中的一些弊端,充分发挥认识和肯定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其教学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坚持“以学生为本”,不仅是教学方式和方法要努力贴近学生实际,而且要分析解答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要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事例、新颖活泼的形式,活跃教学气氛,启发学生思考,增强教学效果。 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要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通俗地说,就是塑造学生灵魂。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只有具有坚定的信仰和崇高的理想,才能真正担当起这一崇高而又神圣的使命。二要对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有系统的理解和切实的运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规定的四门课程,是一个整体,体现了综合性的要求,特点是有史、有论、有应用。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就要从各门课程内容的特点和要求出发,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使各门课程相互补充、相互印证、相得益彰。三要对教学规律有浓厚兴趣和不懈追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这就要求每个教师下深功夫、下苦功夫,不断探求其规律性,并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那种一知半解、不求甚解、夸夸其谈的作风和状况是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要求格格不入的,也不可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来源:《光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