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现在是
从唯物主义高度看待科学发展观的创立及意义
日期:2007-07-28 作者:阿荣 阅读:233

 【目前共有0篇对该新闻的评论】  【发表评论

从唯物主义高度看待科学发展观的创立及意义

李慎明

  一、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结晶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都是一定社会实践的呼唤与一定时代经验的必然升华。没有一定社会实践矛盾发展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积累,这种理论思维就不可能产生和发展完备。科学发展观的创立从如下四个方面具备了雄厚、丰实的基础:

  第一,科学发展观以研究重大现实和理论问题为出发点。马克思说,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准确地把握并解决这些问题,就会把理论、思想,把人类社会大大地向前推进一步。当今世界,从国际来看,和平、发展、合作是时代的潮流,但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特别是国际敌对势力明里暗里、沆瀣一气地加大对台独势力的支持力度,从而使我国神圣领土和疆域海域权益受到新的威胁和挑战。从国内状况来看,经济多年来高速增长,改革开放取得巨大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有很大改善,但收入差距仍在扩大,国内消费市场亟待扩大,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依然没有得到有效的转变,能耗指标和环境污染指数仍在上升;政治体制改革在坚决抵制西方政治模式的前提下应积极稳妥地推进;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指导地位遇到新的挑战;社会领域里的公平问题亟待解决;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及反腐倡廉工作任务依然繁重,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迫切需要进一步回答解决为什么发展,如何发展这一时代的重大课题。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正是在上述广阔的深刻发展变化着的国际国内大背景下,在我们所面临着的良好机遇与严峻挑战的实践中应运而生的。

  第二,科学发展观把握了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的规律。理论、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策略是不同层次的问题。我们所讲的理论创新也必须是基本理论层面上的创新,必须准确把握事物的根本及其发展规律,必须严谨、科学、成体系。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紧密结合当今时代特征,从我国国情出发,深入思考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新的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创造性地提出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用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战略、发展布局、发展动力、发展目的的认识,使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水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第三,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价值体系的科学性和逐步实现这一最终目标的科学态度的高度统一。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同志多次强调要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这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科学发展观一头连着党的最低纲领,一头连着最高纲领,既体现了共产党人为共产主义奋斗的坚定的价值理想,又体现了我们在实现这一理想过程中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态度。以这样的与时俱进的理论来指导我们党的各项工作,全体共产党人和全体人民才有根本的、长久的、牢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我们才能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已经引起高度重视,并正在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逐步加以解决,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又进一步展现出一个崭新的局面。

  二、科学发展观等九大战略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的有着内在紧密联系的统一体系

  党的十六大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先后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走和平发展道路、构建持续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等九大战略思想。这九大战略思想,是对新世纪、新阶段世界格局与中国国情这一统一的物质世界最新的科学认识。这一反映客观事物本质认识的本身,也是具有内在紧密联系的科学、严谨、统一的思想体系。如何认识这九大战略思想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各自之间的关系呢?我认为:

  第一,科学发展观与其他八大战略思想是统领和被统领的关系。九大战略思想绝不是平行的并列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等战略思想与科学发展观也绝不是一个层面的思想。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具体体现,它要指导的发展不仅仅是经济发展,应该是还包括政治、文化、社会、党的建设和良好的国际关系及周边安全环境的全面发展,这就包括要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走和平发展道路、构建持续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应该说,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其他八大战略思想其中包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是要达到其他八大战略目标和完成其他八大战略任务其中包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船和桥,而其他八大战略思想则是科学发展观在社会各个领域贯彻时的展开;在贯彻其他八大战略思想和完成其他八大战略任务时,都应该以科学的态度来对待。
第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指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这“四位一体”建设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与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大社会”。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这就明确告诉我们,这里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的不是“四位一体”中的“小社会”,而是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建设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与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大社会”。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又涵盖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走和平发展道路、构建持续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等其他战略思想。

  第三,科学发展观与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既是指导也是包容的关系。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大社会”发展的理论,政党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特定产物,所以科学发展观当然同时也是指导党的建设的理论。从另一方面说,党的先进性建设又体现在党的理论、思想、政治、组织、制度建设等方方面面。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的重大理论成果,是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是党的先进性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的核心体现,是指导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根本前提和理论基础。从这一意义上讲,科学发展观又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的组成。“大党建”又涵盖了“科学发展观”。综上所述,从一定意义上讲,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更具有全局性的战略意义的三大战略思想。

  三、科学发展观的立足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人民

  历史唯物主义有一系列基本原理或观点,但贯穿这一系列原理或观点中的本质、核心与真谛,则是毛泽东所说的:“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马克思主义认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根本的问题。科学发展观中的发展目的是什么?从根本上讲,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有以下两层含义:一是反对以物质财富为本,反对以GDP为本,反对仅仅为了个人的“政绩”、“升迁”,或竭泽而渔,或污染环境,牺牲广大人民群众或子孙后代的根本利益的行为。因此,决不能把以人为本曲解贯彻成为以个人利益为本。二是反对以少数人利益为本。这是因为,以人为本,在阶级或有阶级社会里,就是以人民为本,即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科学发展观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提出以人为本,即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文化权益,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就解决了发展为了谁这一根本的问题,这也就从本质上与其他形形色色的发展观区别开来。

  所以,在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这个哲学命题蕴含着发展的主体是人民、发展的动力是人民、发展的尺度是人民、发展的目的是人民,发展的终极目的就是为了推进人的全面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动力是什么?仍然需要以人为本,即以人民为本。这就是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这就集中体现了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是历史活动的主体,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真谛。而它的对立面则是以物为本,是以少数人为本,是仅仅相信、依靠物的力量,其中包括资本的效能和少数人的力量。这样以物为本的人,不知道在人世间,只有人才是第一个可宝贵的;不知道只有以人民为本,才能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科学发展观从事物的联系与发展中推进社会的前进

  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认为,世界上每一个事物、现象,都不是孤立存在着,它和其他的事物、现象交互作用,并相互依赖、制约着。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不断发展的观点还认为,事物的联系决不是存在于静止状态之中,而是存在于不断地运动变化之中,事物相互联系的一种状态,不断地推移到另一种状态。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事物联系与事物发展的观点,是一个辩证的统一体。科学发展观鲜明地坚持了事物普遍联系和不断发展的观点。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改革和对外开放和谐发展,促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这样的科学发展观,就完全摈弃了那种把各种事物分割开来、凝固下来的形而上学的发展观。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仅讲事物的联系和发展还远远不够,因为形而上学也有自己的联系和发展观。彻底的辩证唯物主义者,更重要的是了解事物联系和发展的本质。辩证唯物主义的本质,就是毛泽东同志所说:“任何现象自身的矛盾性引起事物发展,这是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同时,也及时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有人认为,这是不承认矛盾。这无疑是误解。在世界的万事万物中,事物矛盾是一种客观的必然存在。从一定意义上讲,科学发展观,恰恰就是针对其对立面,承认矛盾、正视矛盾,并运用马克思主义对立统一观点旗帜鲜明地分析和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矛盾而提出的正确的理论。“以人为本”是针对“以物为本”或“以GDP为本”的;“全面”是针对“片面”的;“协调”是针对“不协调”的;“持续”是针对“不可持续”的;“发展”是针对“停滞”或“倒退”的;“科学”是针对“不科学”或“伪科学”的。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就应从辩证唯物主义和事物矛盾法则的高度,进一步认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的深刻内涵,就必须承认、正视和恰当地解决上述的各种矛盾,这才能把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 推荐新闻:

《活力》杂志征稿
《青少年导刊》杂志征...
人大复印资料征稿
《现代商贸工业》征稿
《中国校外教育》征稿
中学教学参考系列杂志...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征稿
《亚太传统医药》征稿
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中...
《中国实用医药》征稿

 
电话:0724-6667332  013986994800 信箱:cn880@vip.163.com
Copyright©2005 鄂ICP 备 05009402 号 公安备案编号: WZ4208020818
CHINA 湖北省荆门市金虾路14# 邮编 448000

友情链接

杭州酒店网
swisinc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顺华能源学院
东方房地产网
Ruth Starke